《科創板日報》7月29日訊(記者李佳怡)為期3日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配資炒股投資,在昨日圓滿落下帷幕。本屆大會匯聚800余家全球企業參展,覆蓋大模型、AI終端、智能機器人等多個熱門核心領域。
當人工智能從抽象概念走向現實應用,在邁向商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,技術企業如何精準定位應用場景,需求方又如何有效引入前沿技術,通常成為橫亙在雙方之間的難題。行業壁壘的存在,往往讓AI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成為關鍵瓶頸。
在此次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,《科創板日報》記者注意到一個特別的展區“WAIC CONNECT”。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,2025 WAIC CONNECT構建了“調研—釋放—對接”的產業閉環,為參展的技術企業與需求企業搭建溝通橋梁、進行實單洽談,有望助力AI跑通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辦方統計數據顯示,2024年WAIC CONNECT實踐中,累計促成150億意向采購金額。“今年大會,我們預計意向采購金額累計約162億,有300項項目采購需求發布。”WAIC CONNECT 專區負責人孫元萍向記者透露。
“近幾年來,我們看到大量傳統企業已具備數字化轉型的意識。” 孫元萍向記者表示,“但人工智能賽道有其特殊性,其產品往往難以直接提供標準化成品,需要技術提供方與需求企業反復溝通、深度磨合,才能形成定制化解決方案。”
她闡述了今年設立WAIC CONNECT專區的初衷,旨在搭建一個中介平臺,通過嫁接資源,精準匹配需求方與技術方。平臺能夠第一時間挖掘企業需求,并實時對接給參展的技術企業,為雙方架起高效溝通的橋梁。
據悉,現場有200余家企業有著真實購買需求,覆蓋城市更新、出海服務、醫療健康、智能制造、智能新消費、智慧金融、縣域經濟、智慧能源等多個賽道,包括中廣核、寧德時代、顧家家居、上汽集團、美的等多領域頭部企業均有釋放采購意向。記者在展區觀察到,多組企業代表在洽談區深入交流,供需匹配的積極信號明顯。
在中建八局總工程師亓立剛看來,“數字化已對建筑行業帶來巨大轉變,從設計、施工到運維全鏈條正經歷深刻變革。數字技術的賦能,不僅能為行業沉淀新型資產,更將重塑產業生態格局。”
亓立剛向記者介紹,中建八局正加速落地五大AI應用場景,即智慧設計創新、智能建造、智慧工地管控、綠色低碳運維及城市智慧更新。但他同時提醒道,技術工具的本質屬性是服務人,“人應該是主導者,機器人等技術應作為人類能力的延伸,通過提升作業效率與精度,最終實現建造品質、效能等方面提升。”
“建筑行業的數字化雖有進展,但相比其他行業仍顯滯后。”上海建工二建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總監、數字化所所長趙英吉也向記者指出,行業和企業對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需求十分迫切。“從內部管理、空間設計創新、用戶體驗優化、施工自動化作業到工人安全保障,多個應用場景都亟待AI技術賦能,以推動新突破。”
“建筑企業與AI技術提供商之間仍存在隔閡,行業內部的數據壁壘也亟待打通。”趙英吉向記者表示,“期望通過本次大會能夠促成建筑與人工智能行業的深度對接、在業內推動數據共享共識,這將為建筑行業向‘智造化’轉型提供重要助力。”
與此同時,孫元萍告訴記者,僅靠大會三天的短暫接觸,難以促成技術方與需求方的深度合作。“我們正加速落地 WAIC CONNECT 數字化對接平臺。”她表示,“大會期間的作用是促成雙方初步接洽、建立聯系。而平臺的核心價值在于提供后續的持續性對接服務,助力雙方企業合作走向深入。”
孫元萍透露配資炒股投資,WAIC CONNECT 未來將升級為常態化運營項目,突破會展期三天的時間限制。“除線上對接服務外,我們還將組織技術企業線下深入行業場景。”她補充道,“通過實地考察,幫助技術企業了解場景方的需求、痛點。一方面能夠拓展AI技術的應用邊界,也精準匹配場景方的數字化轉型需求。”
廣瑞配資提示:文章來自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